2022上半年,内地院线市场笼罩在愁云之中,不足200亿的票房大盘一朝退回到六年前。
网络电影常被视为院线的补充和退路,然而从今年上半年来看,因疫情收缩的线下观影情绪并没有转移到线上。经统计,2022上半年网络电影上新156部,其中分账破千万的影片23部,同比去年下降10部。破千万影片的总体分账为4.37亿,比2021年同期和2020年同期各自下降22.2%和30.8%。
大盘收紧、头部不振,腰尾部公司想在卷生卷死的赛道上分一杯羹变得更加艰难。至于被寄予厚望的PVOD(会员付费点播),目前《盲战》突破了4000万票房、《目中无人》突破了豆瓣7.1分,ROI均要远远好于院转网的项目,或许能开启另一种介乎于院线和网大之间的市场。
上新总数锐减,多平台拼播成主流
网络电影精品化第五年,“质”虽然没提太多但“量”确实在持续大幅下降。
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2022年上半年网络电影上新数为2017年以来最低,同比去年减少72部,其中23部破千万共分账4.37亿,远低于去年上半年的5.62亿。
除了疫情反复影响项目开机之外,产量下跌直接反映出平台对网络电影投入策略上的收紧。某网络电影编剧曾在采访中透露,如今视频平台注重性价比只青睐头部项目,缺乏爆款潜力的小项目基本没有生存空间。
从票房规模上来看,头部影片依然表现乏力。上半年靠拼播发行突破三千万票房的有三部,分别是《阴阳镇怪谈》(3944.8万)《大蛇3龙蛇之战》(3320.1万)《开棺》(3055万)。目前暂未出现突破4000万分账的网络电影,而上一部跨过4000万门槛的还是去年四月份影行天下出品的《兴安岭猎人传说》。
自从2020年《鬼吹灯之湘西密藏》《奇门遁甲》两部影片分账破5600万之后,有业内导演曾预测两年内将会出现票房过亿的作品。可惜的是,平台扶持和会员增长瓶颈都来得太快,让千万票房榜有近80部电影的2020年更像是一次回光返照。
从上半年分账榜来看,头部影片单平台分账一千万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想迈进3000万的门槛大部分则要借助多平台拼播发行。去年上半年票房榜破3000万的《兴安岭猎人传说》《重启之蛇骨佛蜕》分别为腾讯和优酷独播,而今年票房前三中独播的只有优酷的一部《大蛇3龙蛇之战》,《阴阳镇怪谈》和《开棺》均为双平台同步上线。
自从去年三大平台升级网络电影的分级分账规则后,拼播成为愈加主流的选择,今年千万榜22部影片中有一半在两个以上的平台同步播出。多平台拼播相对能带动整个大盘的提升,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2022上半年破千万单部均分账约1901.8万,为近三年来最高。
爱奇艺和优酷去年都针对A级和B级的影片开放拼播模式,对于拿不到更高评级的非头部玩家而言,提升收益不必只通过投入成本体量以获取更高定级单价,多平台分账最终会带动单片总收益的提升。
如今年上线的《我不是酒神》和《大哥,别闹了》,两部影片都并非头部公司出品,分别选择在爱奇艺优酷和爱奇艺腾讯双平台播出,最终总票房都突破千万。
相对而言,选择独播的电影票房想过千万也越来越难。
爱奇艺和优酷每月15号之前发布的月度网络院线分账榜单,均在今年四月份停更。腾讯视频六月份最新发布的票房榜也未显示分账数额,仅按播放表现进行排序。
从单个平台来看,爱奇艺Q2播放表现乏力,与其分账规则更改有关。取消平台定级、“有效观看人次”更改为“有效观看时长”等都意味着平台扶持力度减弱。据娱乐资本论统计,爱奇艺2022上半年单平台分账破千万电影共9部,4月份网络院线采取新合作模式之后,还未出现分账过千万的作品。
相比爱奇艺,腾讯的分账规则整体变动不大,年初仅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S pro级别定价(5元),同时公布“创新赛道扶持计划”,扶持科幻、女性等网络电影创新题材多元发展。
目前来看,腾讯前半年对新题材扶持效果并不明显。截至6月30号,腾讯单平台破千万分账作品仅有5部,同比去年的11部大幅下滑,而这5部影片皆为网络电影一直最占主流的悬疑、惊悚和喜剧类型。
总体来看,在电影整体质量没有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影片播放缩水也可能意味着平台给予单部电影的宣推资源减少,例如取消平台定级的爱奇艺则是完全根据电影的播放情况倾斜相应的推广资源。这也符合过冬期投入精品化,加快内容革新的行业趋势。
公版IP占比下降,原创持续发力
公版IP及热门影视IP一直是网络电影最热衷的改编对象。直到去年,原创作品及网大原创IP崛起,给同质化泛滥的公版IP降了温。
去年票房榜前二十里,只有《白蛇:情劫》和《封神榜:决战万仙阵》两部公版IP,今年上半年则只有一部《齐天大圣》(1028万)分账刚刚过千万。2021年与“聊斋”“狄仁杰”“封神榜”有关的网络电影备案数量高达70部,但目前各平台的分账榜单上暂未看到该系列的身影。
从IP分布来看,今年上半年倒是网络电影的原创IP续作稳定贡献着票房。如二龙湖浩哥系列的《浩哥爱情故事》(1613.7万),孙越主演的《暴走财神3》(1277.2万),企鹅影视出品的酒神系列第三部《我不是酒神》,以及经典怪兽IP《大蛇3龙蛇之战》(3320.1万)。
原创IP后续能开拓其他形态的系列作品,也能凭热度及口碑转化为公司的影响力。北京浩娜萱尧影业及四平青年传媒打造的二龙湖浩哥系列,曾在2018年推出网络剧《二龙湖爱情故事》,该系列最新作品《浩哥爱情故事》《二龙湖往事:惊魂夜》出品方也出现了新片场、奇树有鱼、淘梦科技等头部公司的身影。
从题材上看,上半年原创作品的另一大特点是怪兽片的锐减。
和拿来即用的公版IP一样,以“蛇蟒”、“鲨鱼”、“蜥蜴老鼠”为代表的变异动物一直是网络电影用来吸引眼球的热门元素。2021年网络电影备案数片名与“巨蟒”“狂蟒”“狂兽”“水怪”有关的接近70部。
虽然制作方对怪兽题材热情不减,但市场已经不再为这类型的视觉奇观买单了。2021年分账过千万的70部网络电影里尚有6部怪兽片,今年上半年破千万的怪兽题材只有一部《大蛇》的续作。
纯粹的流量类型片已经不再,猫眼研究院《2021网络电影数据洞察》数据显示,去年网络电影题材类型超过11种,已经逐步在细分类型上融合形成剧作的多元化。
今年上半年细分类型表现最优异的无疑是民俗与惊悚赛道,分账榜第一《阴阳镇怪谈》与口碑最好《山村狐妻》(豆瓣评分6.5)皆是惊悚细分类型的新标杆。
中式惊悚的核心,在于用封建礼教包装的诡异氛围揭露人性之丑恶,因果之循环。《阴阳镇怪谈》和《山村狐妻》胜在不用鬼神噱头来吸引观众,而是在文戏上下功夫增强怪谈的民间性,情节上引入“狐仙”“大马猴”“狼外婆吃手指”等口耳相传的经典童年阴影,代入感极强。同时在叙事结构上创新,最终呈现出的质感上亦比多数挂着羊头卖狗肉的院线恐怖片强出一大截。
《山村狐妻》《阴阳镇怪谈》恰好与票房榜排行第三的《开棺》都是同一家公司奇树有鱼出品,而之前《大蛇》系列也是淘梦出品,可见现在头部网大公司都有了系列化、IP化的持续生产能力。
付费点播成新趋势
上半年网络院线的另一特点是付费点播的网络电影开始增多,而且背后往往都是联瑞这样的院线电影公司占主导。
随着长视频平台会员数进入增长瓶颈期,无论大小公司,分账天花板都已见顶,为提升收益越来越多的头部影片选择PVOD(会员付费点播)。
自从4月1日爱奇艺在S级网络电影上升级云影院发行模式,截至目前,爱奇艺云影院已经上线6部单片付费电影。
爱奇艺云影院收益包括两种,第一种是前35天的点播分账,票价由片方决定,另外则是点播期过后,同其他网络影片相同的180天会员分账期。除去院转网的《青面修罗》,上半年爱奇艺纯网发行的付费影片包括《盲战》《逃狱兄弟3》《目中无人》以及《龙岭迷窟》。
目前票房成绩最好的是五一档最早上线的《盲战》,算上后期会员分账收入,该片总策划刘朝晖曾表示,《盲战》预测总票房会破4000万。
另外,云影院上半年最受瞩目的电影是6月3日上映的武侠片《目中无人》。豆瓣上近3万人打出7.1分,被评价为上半年最好的国产动作电影。电影上线后曾7次拿下网络电影猫眼热度日冠,爱奇艺站内热度峰值突破5000。
从内容上看,《目中无人》其实是个内核极为简单的“侠客复仇”,用制片人魏君子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瞎子喝了一个姑娘婚礼上的一口喜酒,就决定帮她把仇给报了的故事”。这也是电影最难得的地方,抛弃院线武侠关于人性、权谋、宫廷的宏大叙事,回归传统武侠最纯粹的快意恩仇,拳拳到肉、干净利落的打戏让很多影迷直呼是院线水准。
爱奇艺数据显示,《目中无人》会员定价6元,非会员12元,目前点播分账期尚未结束。据娱乐资本论了解,整部电影的制作成本在800万左右,目前付费点播分账超过1000万,因为它创下了7.1分的网大最好成绩,后续还能加上会员观看分账。这个收益在日渐低迷的武侠市场里已经是相当漂亮的成绩。
魏君子认为,网络电影天花板要靠付费点播来打破。只是对于粗放制作的大部分电影而言,获取付费发行的机会并不是那么容易。有从业者在采访中透露,目前爱奇艺想上线云影院除了片方自身意愿,还取决于平台对影片价值的考量。
参考过往曾付费点播的网络电影,大多在主演阵容或质量本身有过人之处。爱奇艺最早的付费影片是2020年的香港贺岁喜剧《肥龙过江》,有甄子丹、王晶等演员加盟;同年还发行过刘宪华、何润东主演的视效大制作《征途》,以及郝蕾主演的高口碑文艺片《春潮》等。
今年的《目中无人》虽属于小成本项目,但制作班底并不马虎。其动作导演秦鹏飞是《古剑奇谭》《斗罗大陆》的动作指导,主演谢苗则是以李连杰儿子身份出道的武打童星,已有多部网络电影代表作。
因此,对于无好故事、无明星阵容的腰尾部影片而言,付费发行恐怕不是多个选择那么简单。
《盲战》制片人颢东曾在采访中表示,“高质量的作品才会刺激观众的付费欲望。”未来,单片付费的高门槛会将一大批内容不够扎实的片子挡在门外。均分4.5的网络院线陷在低质审美里太久了,下半年,平台对优质内容的引导和偏向将会继续,如何在有限成本内讲一个自圆其说、满足观影情绪的故事,依然是行业需要长期克服的难题。
转载文章,不代表查理老师的编剧课立场。https://www.bianjuke.cn/p/1781
评论列表(1条)
电影的形式抵挡不住时代的洪流。
过去因为电视,人们聚在一起,产生“电视崇拜”,后来因为手机而各有各的兴趣,大家都各玩各的。大荧幕电影,有视听享受,有票房比赛,每天刷新数字,同样也有“电影崇拜”。
后来流媒体兴起,这种情况在逐步瓦解,特殊时期被关停了N多家线下影院,即便是解封了,也还是遭到重创。人们不得不走到线上《囧妈》在抖音播出的时候,动了多少人的蛋糕,观众享受到了特殊时期在家看电影的乐趣,但还是有超级多的骂声,骂它的是谁呢?当时真挺佩服制片方的魄力的!
后续我也看到了以往的自媒体人在各种呼吁“还是要看线下电影”,不知道有没有“猫腻”。
当然线下电影即便在未来也不会消失,就像即使我们网购有快递公司邮局也不会淘汰一样。
全部都有一个特点,去中心化,不再是某一个群体或者一种形式或者一个平台就能通吃全盘(国家反垄断,哈哈)。
现在渠道、平台变得多样化,而且特殊时期更加催化了这个进程加快。
许多事情线下都各种局限,但“生命会自己寻找出路”,线上的“设施”和流程越发完善,也就是那所谓的“元宇宙”正在加速成形。
不过有一个特点,以前网剧、网络大电影什么的都会被叫烂剧、尬剧,因为投资低,各种资源都跟不上……没有人才愿意加入……现在的年轻人不吃“为了梦想”这种成功学套路了,咬一口,就要见真肉。
现在年轻人追剧的主流也不再是“上星剧”,前两年还是线上线下同步,还要先在电视上播完当天那一集,网上才能上。现在干脆都先在网上试水(《梦华录》)上不上星似乎已不是质量好不好的标准了。
现在更注重内容质量,观众越发不好“糊弄”
网络电影时不时也会冒出几部有口碑的,整体形势在往上走。
像老师说的,应该是资金都到位了,嘿嘿。